百年传承!南通足球从张謇时代到 “南哥” 的传奇之路
在中国足球的版图上,南通这座江海交汇的城市,正以 “南哥” 的响亮名号掀起一股青春风暴。当球迷们在苏超赛场高呼 “叫南哥” 时,或许鲜有人知,这座城市的足球基因已流淌了整整 110 年。从张謇先生 1917 年推动南通纺校组建第一支球队,到如今珂缔缘青训基地走出的职业军团,南通足球用一个世纪的坚守,书写了一部从校园操场到职业赛场的励志传奇。
一、百年前的足球启蒙:张謇播下的绿茵火种
1917 年,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操场上,张謇先生亲手组建了南通历史上第一支足球队。这位被誉为 “中国近代第一城” 缔造者的实业家,将 “德智体三育并重” 的理念融入教育体系,让足球成为南通学子的必修课。当时的南通中学足球队,不仅横扫江南江北各校,更在 1920 年举办的全省校际联赛中一鸣惊人,成为民国时期江苏足坛的 “双子星”。张謇斥资修建的南通第一公共体育场,如今依然矗立在濠河之畔,见证着这座城市对足球的百年热爱。
大家还在搜:- 南通足球运动员
- 南通张骞纪念馆怎么走
- 南通足球
- 南通张謇 大生
- 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
- 江苏南通足球训练基地
- 南通最好的足球学校
- 南通足球俱乐部有哪些
这种校园足球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。南通二中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,2025 年代表江苏出战全国校超联赛,女足勇夺第五名,创造了江苏校园足球的历史最佳战绩。从张謇时代的 “德智体” 到如今的 “学训并重”,南通足球始终扎根教育土壤,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绿茵幼苗。
二、青训逆袭:拖鞋厂老板的足球乌托邦
2011 年,南通海门的一家拖鞋厂迎来了命运转折。朝鲜族商人李太镇为让儿子李贤成接受专业训练,毅然卖掉上海四套房产,创办珂缔缘足球俱乐部。与其他收费青训不同,珂缔缘打出 “免费培训 + 职业输出” 的旗号,不仅免除学费,还高薪聘请韩国、巴西教练,甚至自掏腰包组织国际邀请赛。
创业初期的艰辛远超想象。2014 年资金链断裂时,李太镇甚至卖掉海门两套房产,带着妻子住进球员公寓,与孩子们同吃同住。为了筹集资金,他登上《中国梦想秀》舞台公开 “化缘”,那句 “倾家荡产也要办好足校” 的誓言,让无数观众泪目。这份执着终于在 2015 年迎来曙光 —— 珂缔缘 U12 梯队夺得全国冠军,6 名球员入选国少队,南通足球的青训模式开始受到关注。

三、苏超崛起:从 “通仔” 到 “南哥” 的蜕变
2025 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苏超)的赛场上,南通队以三连胜的战绩强势领跑。这支平均年龄不到 22 岁的队伍,39 名球员中有 35 人来自珂缔缘青训体系,被球迷称为 “从拖鞋厂跑出来的专业队”。队中核心李贤成的故事尤为传奇:17 岁留洋德国,在第五级别联赛斩获州冠军,却在 2024 年放弃德国职业合同,选择回到家乡披上南通战袍。
这种 “反哺家乡” 的情怀,在南通队中形成了独特的凝聚力。2025 年 5 月 11 日对阵南京的比赛中,李贤成在第 52 分钟任意球破门,客队看台瞬间爆发出整齐的呐喊:“叫南哥!” 当郭凯楠在第 89 分钟头球绝杀时,这个称呼彻底叫响,曾经的 “通仔” 完成了向 “南哥” 的蜕变。如今的南通队不仅是赛场上的王者乐鱼网页版,更成为城市精神的象征 —— 央视镜头记录下他们训练时的专注,球迷自发制作的 “叫南哥” 文创产品热销全城,足球小镇的文旅融合项目也在加速推进。
四、政府赋能:从青训基地到足球小镇的跨越
南通足球的崛起,离不开政府的战略眼光。海门区将珂缔缘发展纳入体育规划,投资 50 亿元建设足球小镇,提供 1500 人宿舍楼和十片灯光训练场,并每年拨付专项补贴。这种 “体育 + 教育 + 科技” 的模式,让海门成为全国首个县级足球特色小镇,更带动了 “足球 + 文旅” 的产业升级 ——2025 年苏超期间,海门推出 “海门之夏” 文旅消费季,800 名志愿者为赛事保驾护航,将观赛游客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。
从张謇时代的校园足球到李太镇的青训坚守,从苏超赛场的逆袭到足球小镇的崛起,南通足球用百年时间诠释了什么是 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。正如李太镇在接受采访时所说:“我卖房子不是为了回报,是想让孩子们知道,踢足球也能踢出个人样来。” 而他的儿子李贤成,正带着这份信念,在绿茵场上继续书写属于南通的传奇。
当 “南哥” 的口号响彻江苏大地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支球队的胜利,更是一个城市百年足球基因的觉醒。这种从草根到职业、从校园到社会的全域足球生态,或许正是中国足球破局的希望所在。
相关搜索:- 南通张謇 大生
- 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
- 江苏南通足球训练基地
- 南通籍足球运动员
- 南通最好的足球学校
- 南通足球场
- 南通足球俱乐部有哪些
- 南通足球中心
- 张骞南通
- 中国足球之乡是哪里